发布时间:2024-01-06 10:08来源:www.sf1369.com作者:宇宇
关于诗歌的意境,诗词名家们已经讲的很多,也讲得很好。无可否认,意境是诗歌的灵魂。然而,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礼,灵魂不能是赤裸着的,这样不够好看。有些人喜欢,有些人不能够欣赏。
所以说,灵魂有时候也需要衣服,诗歌需要意境美(内在美),也需要外在美(视觉美)。意境美是诗歌的根本,外在美能够美化灵魂。这正如一位知书达礼有内涵的女子,在出入不同的场合,也需要不同的妆扮是一个道理。
诗歌的外在美体现在两个方面:音韵和结构。
诗歌诗歌,不仅是诗,也是歌。作为“诗”的部分,更注重于诗歌的创作手法,遣词造句,它是朦胧的,内敛的,像一位羞涩的少女,大多数时候是含蓄地表达自己。而作为“歌”的部分,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?
第一,它有韵律美。 这个可以参照古代的歌行、宋词、元曲。这些都是能唱出来的,也可以参照我们现在的歌词(当然,现在的歌词大多数以韵为主,缺乏内涵和意境,但我们也不能否认,有些歌词,加入了意境,它就是一首优美的诗。比如方文山写的词,很多句子就正是诗句。他在写歌词的人中,也有“诗圣”的称号。)
第二,它有结构美。 所谓的结构美,也可以说是建筑美。包括诗歌的分行,分段,字数,重复等等。
音韵和结构,其实对于现代诗歌来说,好像已经不算非常重要了,因为现代诗要自由,它更多的强调的是“诗”的部分,无限扩大它的写作手法、暗喻功能,从而忽略了它的外在美和形式美。
虽说诗歌的灵魂很重要,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,有的时候,诗歌的外在美部分如果运用的好,也能让诗歌升华。存在即为合理,作为诗者,我们当以博大的心胸,接受诗歌的各种存在方式。因此,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诗歌的形式美,我把它归属于传统的诗歌美。
首先和大家分享一本有意思的书,朱赢椿《设计诗》。
下面,我们先来看看几页他设计的诗。他的作品,必须用图片的形式来看,是无法用文字复制出来的。
很多人看到这本书,第一反应是:这是什么鬼?但我们仔细品读过后,就会会心一笑。我们先来看这一首 《刹那花开》 。作者巧妙地用文字的大小,来表现了花成长绽放的过程。“花”字逐句由小及大,代表了花从花蕊到绽放的形态和过程,最后一句用花这个字的笔划的分裂,形象地表现了花在衰败之时四散洒落。那些四分五裂的笔画,难道不是破碎得触目惊心吗?
这一页纸形象地表现了主题,花开只是一刹那,可以说,是在诗歌的形式对诗意的表达上,有了新颖的突破。
再看下面一首:《一小时车程》。翻开这一页,我们最先看到肯定第三句,有人会怀疑这是不是劣质印刷品,然而,这首诗真的就是这样写的。
它用字迹的模糊来表现火车快速向前运动时窗外的景象,青山,绿树,老牛,农夫,都模糊着快速地向后去了,完美地呈现了我们看到的景色的视觉效果。仅这一行,写列车窗外的景,已足够生动形象。我们再来看看后面,窗里,我与时间,共处。这三句分句的作用,是为了表现“我与时间”共处,你看,这两个词语是不是并肩坐在窗户里面呢。窗外是空间的变换,窗里,是我和时间的交叠。时空的变换,在这一小时的车程里体现。
朱赢椿还有很多这样有意思的诗,我并没有说鼓励写朱赢椿的这样的诗。毕竟,这样的诗把诗歌的外在形式给无限地夸大了,在遣词造句和诗歌内涵以及语言优美性等方面就缺乏了一些。但是,文学本来就应该是百花齐放的,这样才能彼此之间相互启发,相互促进,推动文学的繁荣。
其实,朱赢春的这种写诗的方法,也并非首创。所谓“设计诗”在宋代就有类似的了,叫神智体,也叫迷像诗,翻翻古人的文字游戏书籍,就有不少,比较出名的是下面这首,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。
整体合念便成一首《晚眺》:
长亭短景无人画,老大横拖瘦竹筇。
回首断云斜日暮,曲江倒蘸侧山峰。
说过了这些有意思的设计诗,不知道大家对诗歌的形式是否有了一些启发。
当我们最初欣赏一事物时,总是先从它的形式上入手,形式所赋予人感官的直接性,具体性,缩小了物与人之间的差距。
形式美是文艺创作中最为常用的美学形式,主要表现为对称、均衡、重复、节奏韵律、变化统一等,这些在古典诗歌诗歌里运用得比较多,但是不可否认现代诗歌里,出于诗意的表达需要,也是可以使用这些技巧的。
诗歌以分行的形式存在,本就是一种形式美。诗歌的形式美不是必要的,但是当我们需要通过它来表达我们的意境时,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。
可能我的诗歌理念相对来说比较偏传统,但是我还是认为诗坛,文坛就应该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。我们反对那些无意义的分行,那不叫诗,无论诗歌以哪一种形式存在,都要围绕它思想和意境的表达,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。
(本文部分内容引用百度,引用部分已标出)